儿童性侵害,是一种侵犯儿童权利、危害公共健康的人际暴力行为甚至暴力犯罪。根据专家测算,在中国2.71亿0-17周岁的儿童中,有2700万人在18岁以前可能经历过某种形式的性侵害,270万左右受到过插入式的性虐待。性侵害给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本质上是心理、心灵和社会功能的伤害。但由于大多数受到性侵害的儿童并没有身体损伤,甚至没有身体表征,很多心理伤害的后果要在后期显现,这使受害人在现行的司法实践中常常无法及时得到法律保护和专业的社会救助。儿童性侵害受害人精神和心理康复的需求在司法实践中是否得到正视?TA们能够得到多少赔偿用于精神和或心理康复?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北京市千千律所事务所研究团队从alpha-法律智能操作系统中收集了自2013年至2020年11月之间提出精神或心理康复需求的儿童受性侵害案件判决书,包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针对犯罪行为另行提起的民事诉讼案件184件,涉及受害儿童199人和犯罪行为人188人,并对案件基本情况、当事人基本信息和赔偿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本文摘录了报告要点内容,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报告全文!
北京市千千律师所及前身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以专职律师专职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为机构特色和发展模式,致力于推动包括妇女、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和农民工等广大弱势群体权益状况的改善,推动国家公益法律援助事业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改革和完善。千千律师所工作方法 1.提供面向全国的无偿法律咨询服务(以妇女为主)2.办理涉及妇女等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典型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案件3.举办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妇女权益保护和公益法律服务培训研讨会4.建立和巩固相关妇女权益保护地方试点,自上而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更高层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改革与完善5.契合“七五”普法目标,依托公益律师网络,组建“公益法律服务律师志愿团”,在全国各地开展广泛的公益精准普法宣教活动6.建立“公益法律实践基地”,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孵化更多公益法律人才7.推动涉及女性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改革和完善